第一百三十一章 寻找郑和

该怎么做才是最佳方案呢?

有榆林新政源源不断的银子,至少能说动户部作为援手。但这还不够,要让朱皇帝放手,还得把海贸做起来。有了钱财做后盾,大力发展工商业就有了基础。强大的工商业,能让国人看到目前的利益,也许在地权上能够有些松动,这是曲线平均地权的最佳办法。

这是一条链的操作,每个地方都不能掉以轻心。

婚礼结束后,傅钟把裴述叫来,”你去调查一下郑和与王景弘,听说他们都是太监,尤其是郑和。“

听到傅钟的吩咐,裴述知道,这是要下西洋了。他不止一次听傅钟唠叨这两个知道海事的福建人。“

几天后,就有了结论。他翻开自己随声带着的本子,娓娓说道:”没有郑和这个人,王景弘现为燕邸太监,福建人,二十多岁,是燕王的死忠,怎么也拉拢不过来。我个人认为,就算拉拢得过来,人心隔肚皮,把我们后膛炮的秘密泄露了就不值当了。“

说完,把整理好的福建籍贯太监人员的资料递向傅钟。

傅钟没接,后膛炮不是问题,当世值得自己用后膛炮的,只怕也只有某人够格。下西洋当然得作充分准备,似乎他们能打几十里的实心弹,还对付不了二十五斤的前膛开花炮。

”你把太监的名字报一报。“

当裴述念到马和时,傅钟叫停,”这人是怎么回事?“

”也是燕邸太监,小名三宝,云南昆阳(今晋宁昆阳街道)宝山乡知代村人。洪武十三年(1381年)冬,老主公收复云南,马和仅十岁,被副帅蓝玉掠走至南京,阉割成太监之后,进入朱棣的燕王府。“

裴述不解,接下来问道:”他不是福建人,又相当燕王的家生奴才,对我们有何作用?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