隔着几个位子的石珪,心里则是摇了摇头,他不知道这李鑫,为什么要和杨如海这样一招一式的缠斗。
但他却知道,如果这李鑫真要斩杀杨如海,只怕抽刀的时候,杨如海的头颅就已经掉了。
杨如海和李鑫,在帅桌前的方寸之地,已经你来我往的斗了个五六招了。
这杨如海深厚的一身内力,极其精湛的武功造诣,已经是显露无疑。
武成军的一众军官们,则是被杨如海高深的武功所折服,都在如痴如狂的为杨如海欢呼。
期盼杨如海斩杀这几人,然后全军班师回击,杀穿北月河大营,直破国都元和城,杀了皇帝老儿,给这如锦江山换换主人!
“咔!”
忽然之间,李鑫用螳螂刀的刀背锯齿,锁住了杨如海的雁翎刀。
随后,李鑫就开始拧腰,手臂旋转上扬。
杨如海只觉得一股巨力涌来,“嘭”的一声,手上雁翎刀就脱手飞出。
李鑫顺势起脚,侧踢杨如海头颈。
杨如海赶紧握拳举手,整条手臂屈成三角,“哐”的一下,挡住李鑫的侧踢,但李鑫侧踢力量太大,杨如海踉踉跄跄向侧边歪了几步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接着,李鑫以这只刚刚侧踢后落地的脚为支点,全身起跳旋转一周,另一脚就如同铁棍一般,扫到了杨如海的脑袋上。
“嘭!”
杨如海应声倒地,陷入了昏迷。
两人交手的这几下,如同兔起鹳落。
原本山呼海啸的一众军官,就如同一群被掐住了脖子的鸭子,“嘎”的一下就没声响。
整个帐篷里,鸦雀无声。
李鑫提着螳螂刀,一双眼睛,漠然的注视着,武成军的一众军官。
“这不可能!”杨如海的一个心腹军官叫了起来。
李鑫也不说话,顺手摘下腰间的刀鞘,往那多嘴军官的脑袋一砸。
“嘭”的一下,那多嘴的军官,就被刀鞘砸昏,直接倒在地上。
下面,还有些跃跃欲试的军官们,脸色一变,收敛了身形,如同鹌鹑一般缩了起来。
“唉!”
周弘枚脸色急剧变化,半响之后,还是深深地叹了一口气,然后,颓然靠向椅背,放弃了原本的打算。
远处,正在暗自观察周弘枚的王健坤,见周弘枚放弃了,脸上也不由得浮起了苦笑,一屁股就坐在了椅子上,不再说话。
“啪啪啪!”
一直含笑看戏的保和侯,拍了拍手,笑道:“好手段!!李进啊,做的不错!”
那李进双手一拱,说道:“区区雕虫小技,不足挂齿,倒是让侯爷看笑话了。”
保和侯哈哈一笑,说道:“行了,部队我给你带到了,大营的命令,也宣布了,我就不在这,妨碍你们治军了,有时间来找我喝茶。”
说话间,保和侯站起了身子,然后在李进肩上拍了拍,就不管不顾的出营帐去了。
等保和侯走了,李进把脸一板,说道:“执法队何在?”
……
等石珪等军官们,重新回到勇骁旅时,武成军已经换了天地。
李进总兵下令重建武成军军直属队,周弘枚作为军祭酒军师、王健坤作为武成军军参将,被留在方城县军部参与重建。
阳春、李梁、张威、马鹏等周弘枚的一干心腹,悉数被抽到军部,协助周弘枚。
王建坤的情况,和周弘枚差不多,他留在勇毅旅的心腹也被抽调到军部协助他。
杨如海的武成军军司马职位,没有被剥夺,他在勇锐旅的所有心腹军官,也同样被悉数征调军部,随便分给其他人带领。
而杨如海本人则被闲置。
除此之外,三个旅的其他队正以上军官,就地解职,不再返回原部队任职,而被全部打乱后,重新分配。
其他的营正以上主要军官,均由李进四人带来的人充任。
宋宏武因为箭术出众,没有被征调到军部,而是在重新分配中,调到勇毅旅,担任一个营的营参军。
至于石珪,由于在前面的方城事变中,被李森等人注意到,没有跟随其他人闹事起哄。
所以,特意被李森找去谈话,询问个人的任职意向。
这个时候,必然不能跟着周弘枚等人去军部,暂且不说有没有官运前途之类的话,单单说李进就坐镇军部,他的修为可要比李森高的多,搞不好,自己一个不小心,就会被李进发现。
在石珪的感应中,李森的修为,比李鑫要弱上一些,与他差相差无几,所以,留在勇骁旅,才有可能继续隐藏自己。
于是,石珪主动要求留在勇骁旅,跟随李森,李森倒也不在意。
因为,石珪没有参与闹事,为了尽早掌控部队,收拢人心,李进、李森到也不好不赏。
于是,李进总兵在李森旅帅的建议下,给石珪升一级,任勇骁旅“同旅帅”一职,还是虚职。
只是,这么一来,周弘枚原来那些调到军部的手下,都视石珪为叛徒。
而勇骁旅新调任来任职的军官,要不就是李森带来的人,要不就是其他旅交流过来的低一级军官。
他们中的大部分,跟石珪都不太熟,熟一点的军官,也不太想和这个“同旅帅”多来少去的,以免引起误会。
再加上,李森要树立个标杆,也不给石珪指派活计。
于是,石珪就成了彻底的孤独闲人。
李森作为勇骁旅旅帅,以前周弘枚派给一众军官的红利“勤务兵”,自然也就转到李森的一众心腹身上。
石珪作为独一无二的“同旅帅”,李森也问过石珪,要不要增加几个“勤务兵”。
但石珪有自知之明,自己不是李森夹袋里的人,所以,也就婉拒了李森的好意。
平日里,石珪也就是带着罗虎头、老驴两人,远远的在勇骁旅的营帐外围,随便找个地,扎了帐篷,就窝着不动。
好在李森也不来管他,任由他在外围窝着不动。
……
武成军计划在方城县整顿一个月。
李森任勇骁旅旅帅之后,重新找的勇骁旅驻地,周边的灵气,明显要比其他地方要高得多。
石珪估计李森也在借着吐纳灵气,修炼功法。
驻地的灵气,比在北月河里,还要丰富一些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石珪原本想,偷偷的跟着吐纳一些灵气修炼。
可是,一想到,这方圆十里之地内,就有五个修仙者存在,石珪也就熄了偷偷吐纳灵气修炼的念头。
于是,石珪打算把所有的时间,都拿来修炼控水术。
而且,为了不惊动李森,石珪是想方设法的找,各种不惊扰灵气的修炼方法。
直到在某一天,石珪在喝水的时候,灵机一动之下,终于是找到了一个比较合适的修炼之法。
那就是在自己的体内,修炼控水术。
石珪把喝进自己胃里的水,用控水术控制着,形成一个个水环,然后让体内的灵力,慢慢渗进水环当中。
之后,又慢慢的把这种充满灵力的水环,像扭麻花一样,扭一团团充满灵力水的麻花团。
然后再用控水术,长时间维持灵力水团的这种状态。
这种修炼,能够在不惊动体外灵气的情况,最大限度的练习控水术的熟练程度。
就像现在,石珪窝在自己的二十来方大小帐篷里,努力维持着胃里的那一团灵力水麻花。
这团灵力水麻花,已经被他努力维持了一个上午。
忽然间,石珪脸色苍白,一声干呕之后,一团闪亮的水团冲出他的口中,直接砸在地上炸开。
“噼啪”一声之后,那团水竟然将土质的地面,炸出一个浅坑。
石珪用一只手撑着膝盖,胸口像拉风箱一样的喘息着,另一只手撑在帐篷内案桌上。
控水术比昨天,又有精进。
石珪调匀了喘息,慢慢的坐到了桌边的椅子上,闭目思忖起来。
世道艰难,如果再不努力修炼,只怕真要把命丢在这战场上了。
石珪作为一个刑名捕头,最擅长的就是还原真相。
任“同旅帅”的这几天,石珪闲来无事,就把方城事变那日,没有敢想明白的事情,慢慢的琢磨了个通透,顺便也算知道了,前不久自己那股萦绕心间的不安,究竟是来自哪里。
那一天,石珪想到,也许陈国的高层们都是修仙者。
只不过这种猜测太过惊悚,也太过违背石珪四十多年来,形成的认识常理,所以,他也就没有敢再往深里想。
只不过,从那日起,这个想法就如同跗骨之蛆一般,占据了他的整个脑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