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年的刑名生涯,让他知道,这种如同跗骨之蛆一般的猜测,也许就是他内心深处,最为肯定的答案。
后来,石珪干脆假设“陈国高层们都是修仙者”这个猜测,是真的。
再以此为起点,重新梳理推测所有事情,看看能不能推测出一些有趣的“事实”。
如果这些推测出的这些“事实”,与他所知的事实不符,那么就说明他一开始的假设就是错的。
于是,石珪就真的以“陈国高层们都是修仙者”这个猜测,开始重新梳理推测所有事情。
结果,经过大半天的冥思苦想,推测所得到的“事实”,与石珪见到的事实,居然相差不大。
这让石珪惊的,连午饭都没吃得下去。
首先,这合理的解释了水灵珠的来历。
现在在石珪体内稳定运行的水灵珠,是石珪在平苍县珠宝大盗的身上得到的。
而水灵珠能吸取灵气,能穿过他的身体,盘踞在丹田里,能维持他在水下的呼吸等等种种神奇之处,都说明水灵珠,就是一件来自修仙界的东西。
据珠宝大盗交代,这些东西都是他们在陈国皇宫里偷来的。
也就是说,陈国皇宫里,有水灵珠这种修仙界的东西,如果陈国高层都是修仙者,那么这就很容易解释了。
修仙者们有件修仙界物品,真的太过正常了。
其次,就是能合理解释,大修士为何要插手陈国战争。
以前,石珪心底一直有个疑问,那个汲取句陵河水的大修士,已经是能够呼风唤雨,抬手之间就能布雨句陵的伟大存在,为何要插手陈国的这种凡俗战争?
要知道,修仙者们普遍高高在上,对凡俗人间的事情,是不愿多管的,就比如《太一生水本义书》、《邪魔典》、《青叶经》、沧潮子句读等等,凡是石珪能够看到的典籍当中,修仙者们无一不是把凡人和凡俗界当做空气,或是蝼蚁。
就连天根老人的心愿,也是让凡人能修仙脱离凡俗,可见在他内心深处,能修仙的,就是要高于,不能修仙的凡人。
所以,一个高高在上的伟大存在,怎么可能插手凡俗界的战争。
这无异于是,让一个先天大高手,蹲在地上,用热汤烫蚂蚁玩。
先前猜想的,敌方通过人情,邀请大修士插手的猜想,现在看来太过幼稚。
这好比敌方所有蚂蚁,列队在先天高手面前,三拜九叩的请求高手出手,消灭对面的蚂蚁窝。
即便退一万步讲,先天大高手被敌方的蚂蚁所打动。
那么要消灭对面的蚂蚁窝,最有效的方法,就是直接一脚踏碎。
而不是天长地久的往对面蚂蚁窝扇风,以削弱蚂蚁出窝的速度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如果陈国高层都是修仙者,那么这一切就合理了。
因为只有修仙者,才是修仙者的对手。
只有陈国的高层是修仙者,才会有导致敌方也有修仙者交战,才会导致那个大修士,无法采取更暴烈的手段,来打击陈国,只能靠其他手段来削弱陈国。
第三,这能合理解释,越靠近战场出现的修仙者就越多,而且大部分修仙者都是高官贵族的问题。
在石珪四十五岁以前,是根本不知道修仙者这种存在的,在他的认识里,陈国以及陈国附近的几个邻国,就是整个世界。
四十五岁以后,接连遇上九个修仙者,前两个白衣少年、采花大盗先不说,单单就说后面七个修仙者。
在没有渡过句陵河时,石珪只见过一个高在云端的模糊伟大存在,至于那是不是真正的大修士,石珪也说不清。
但到了北月河大营,从北月河北岸来了两个高官贵族,督导军务,居然就是两个修仙者。
要知道北岸可是战场所在。
等渡过了北月河,在距离北月河大营,不过大军行军十日左右的地方,前线大营派来掌控部队的军官里,居然有四个修仙者。
除了那个呼风唤雨的大修士,剩下六个修仙者,无一不是贵族高官。
保和侯、贾乡侯都是侯爵,是陈国外姓人能得到的最高爵位,而一等安西将军、三等武卫将军都是军爵,属于军方贵族才会有的封爵。
就比如李森、周弘枚都是勇骁旅的旅正,但李森有军爵,代表他是贵族出身,而周弘枚没有爵位,只是一介布衣。
再加上那个和李森四人关系密切的柱国上将军,也很可能就是修仙者。
所以,只有陈国高层都是修仙者,才能解释为何代表贵族的爵位,和修仙者联系那么密切。
这也顺道解释了石珪心中那股淡淡的不安,究竟来自哪里。
起先,石珪在句陵河遇到一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大修士,虽然心里只犯嘀咕,但毕竟距离太远,所以,也就没有太大担忧。
等后来,北月河大营里活生生的见到了两个修仙者,石珪内心深处,终于开始察觉到了不妥之处,但他一时之间,又想不清楚,所以,那股不安,就始终在他心里徘徊。
所以,当陈国高层都是修仙者这个假设,居然合理的成立时,这简直颠覆了石珪的长久以来的认知。
如果顺着这个假设,再想深入一些,那么陈国与他国之间战争爆发的原因,就一定是陈国所说的那样?
说不得,十二年前,席卷陈国以及陈国周边邻国的大灾难,就是修仙者的手笔。
修仙者的时间概念,好似与凡人不同,石珪还记得那个白衣少年,一言不合,就设了个长达二十来年的圈套,给他钻。
二十年、十二年对修仙者来说,也只不过弹指一挥间。
自己的家人,就有死在那场灾难当中的。
而这些对凡人来说,惨绝人寰的事情,也许只不过是修士们,一次无意间的试探攻击而已。
当然,也有让石珪有所收获的事情,比如说石珪能确定柱国上将军的确与李进四人渊源颇深。
方城事变之后,石珪把柱国大将军留在津口镇的信件,从荷包里拿出来,重新读了一遍。
柱国大将军果然也姓李,只不过他在信中,没有提他儿子叫什么,只提了个随从叫李七,还在信里夹了一块刻着李承安的牌子。
三十多年前,他家遇到大事,他可能是要装病回家处理,但也料定无法挽回局势,全家人弃家而走的可能性很大。
但在信中又提到,他们李家的根基还在,希望儿子到宋国去寻找螳螂川学艺。
那李进如今看起来,也不过四十七八岁的模样,如果他就是柱国大将军的儿子,年龄段上,倒也能对上。
只不过其他方面,就有些对不上号了,就比如说李进和李鑫、李森、李焱的关系,到底是什么?
说是父子,看起来又不像,哪有儿子,就比如说李焱,对老子爱答不理,趾高气扬的。
再有一个原因是,除了李鑫用螳螂刀之外,其他三个人都没有用这样的兵刃,李进身上只有一把佩剑,李森用的是一条等身熟铜棍,李焱个子虽小,但用的却是一把,比他还高半截的马槊。
当然这都些东西,都是枝节细末,这四个人的凌厉手段,也是配得上修仙者的身份。
比如说这四个人在武成军夺权,就是一出智计百出的好戏。
他们在司仪宣布大营命令后,先是示弱,任由武成军的一众军官喧嚣,然后暗中观察,哪一个是这群人的首领。
第二步就是,派人诱出首领,诱使首领先动手,违反军令,先行站住军法制高点,为后面抓捕或是打击首领作准备。
同时,为了最彻底的打击首领威信,震撼武成军,完全树立自己勇猛无敌的形象,这四人又使了一招“先扬后抑”。
先让一个武功还不错的人,与武成军首领对战。
小主,
让武成军首领,在展露过人武功之后,轻易取胜。
接着,就亲自出马,在充分展示武成军首领强大实力的基础上,清晰而迅速的,彻底击败武成军首领,从而最彻底的震撼武成军,树立自己的威信。
要不,就凭一个炼气期二层的修仙者,如果直接出手,甚至可以做到,在武成军一众军官还反应不过的时候,就能斩杀武成军首领。
不过这样一来,就无法震撼,不知晓修仙者厉害的武成军众人。
之后,这四人又通过把杨、周、王的嫡系上调军部,其余军官相互调岗、派亲信任职等几招,迅速调整人事关系,从而在很短时间内,就掌握了武成军。
此外,也有石珪还没有想通的事情,就比如说,为什么这场战争中,还需要大量的凡人军队?
按理说,修仙者之间的战争,凡人是掺和不进去的。
但陈国的所作所为,又是另一种状况,陈国在无休止的从国内抽取人口,组成大军送上战场。
而这种抽取人力的方式,已经到了,需要征兵使者们,使用抓捕、囚禁、皮鞭、枷锁等严酷手段,才能保障大量人口,被源源不断的送到战场。
而这些被抓捕的人口,甚至根本不用什么军事训练,只要军装一套,能够排成队列前进,就算是能用的军队。
甚至为了大量人口组成的军队,邛山官府、桃林渡口衙门、北月河大本营,居然可以纵容几个军头,明目张胆的吞并队伍,扩张势力。
虽然,石珪想不出,这些凡人军队,能在这种修仙者战争中,起什么作用?
但他能凭直觉,猜想到这些巨量凡人组成的军队,很可能都已经消失在这片战场之上。
要不,你看李进等人熟练程度,就知道这些人,绝不是第一次领军。
而最有可能的情况是,他们上一次领的军队,已经消耗殆尽,这次又来补充而已。
想到这里,石珪也不由自主的打了一个寒颤。
“唉!”
他深深的叹了一口气。
陈国与邻国之间的战争,忽然间,就成了修仙者之间战争,其中的凶险可想而知。
自己一个小修士,要活下来,只能靠手中的《太一生水妙化真经》,只能靠自己手中有限的功法和法术,只能靠自己的埋头苦练。
只要能增加一丝实力,就能增加一丝活命的机会。
自己还要回家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