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9章 未及弱冠之年,不知虚名有何用

郓王赵楷看了,赞叹不已,他也没有想到有一天能够亲自看到周邦彦在自己面前写词。这种经历便已经让他兴奋不已。

周邦彦看了看自己的词作《满庭芳》,又看了看郓王赵楷的词作《沁园春·灵山齐庵赋》,眉间心上,愀然不乐。

郓王赵楷见状,忙称赞道:

“哎呀,周先生的词清奇含蓄,温文尔雅,别有一番适情雅趣,令人心生宁静之意。

正所谓是,淡泊以明志,宁静以致远啊。

我读了之后,一身的名利念想,顿时消除,只觉得十分快慰,如登仙境。”

周邦彦听了郓王赵楷的这番话,眉头才略微舒展,他又叹了一口气,道:

“我这首《满庭芳》如同小家碧玉,而小友的《沁园春·灵山齐庵赋》却如一位圣者,在俯视群伦。

其中的境界和气魄,是完全不能同日而语的。”

郓王赵楷听了,心里自然是十分同意的,他笑了笑,道:

“正所谓是,各有千秋,各擅胜场啊。”

周邦彦叹了一口气,道:

“哎,老夫的这首小词,又怎么及得上小友的万一呢?

正是:萤火之光,怎敢与日月争辉!?”

郓王赵楷听了周邦彦的话,心里很是受用,便表面上仍然道:

“周先生乃当今第一大词人,深受当今圣上的眷顾,我大宋士子也无不敬仰周先生。

周先生何必自惭形秽,说得在下都有些不好意思了。”

周邦彦定定地看了赵楷一眼,好奇地问道:

“小友是哪里人士?”

郓王赵楷忙道:

“在下正是在这东京汴梁长大。”

周邦彦沉吟着:

“也就是汴梁人……”

郓王赵楷点头道:

“对。”

周邦彦默默地道:

“说起来,我们也算是有缘啊。

——我是杭州人。

今日有幸,在这东京相逢,真是人生一大幸事也。”

郓王赵楷对周邦彦也感到好奇,问道:

“周先生圣眷日隆,正是被皇上重用之时,为何屈居在这行旅客栈?”

周邦彦忙道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