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十一回 金平府元夜观灯 玄英洞唐僧供状

行者不敢擅自进入,站定脚步,喊道:

“妖怪!快送我师父出来!”

那里呼喇一声,大大地打开了门,跑出一群牛头精,呆呆愣愣地问道:

“你是谁,敢在这里呼喊!”

行者说:

“我本是东土大唐去取经的圣僧唐三藏的大徒弟,路过金平府看灯,我师父被你家魔头摄来,赶快早早送还,免得你们丢了性命!”

“如果不然,掀翻你们的窝巢,让你们这群妖精都化为脓血!”

小主,

那些小妖听了这话,急忙跑进里面禀报:

“大王!不好了!大祸临头了!”

三个老妖正把唐僧拿在那洞中深处,哪里管什么是非对错,让小妖怪选剥了唐僧的衣裳,从湍急的水中取清水洗净,打算要细细地切碎,用酥合香油煎着吃,忽然听到报告说“祸事”,老大吃惊,问是什么缘故。

小妖说:

“大门前有一个毛脸雷公嘴的和尚叫嚷道:大王抓了他师父来,叫赶快送出去,免得我们丢性命;不然,就要掀翻窝巢,让我们都化为脓血哩!”

那老妖听说,个个心惊道:

“刚抓了这家伙,还不曾问他姓名来历。”

“小的们,先把衣服给他穿上,带过来审问审问,究竟是什么人,从哪里来的。”

众妖一拥上前,给唐僧解开绳索,穿好衣服,推到座位前,吓得唐僧战战兢兢地跪在下面,只叫:

“大王饶命,饶命!”

三个妖精异口同声道:

“你是从哪来的和尚?怎么见到佛像不躲避,反而冲撞了我的云路?”

唐僧磕头道:

“贫僧是东土大唐派来的,前往天竺国大雷音寺拜佛祖取经的。”

“因为到金平府慈云寺打斋,承蒙那寺里的僧人挽留过元宵看灯。”

“正在金灯桥上,看到大王显现佛像,贫僧是肉眼凡胎,见佛就拜,所以冲撞了大王的云路。”

那妖精说:

“你从东土到这里,路程很远,一行一共几个人,都叫什么名字,快快如实供来,我饶你性命。”

唐僧说:

“贫僧俗名陈玄奘,自幼在金山寺当和尚。”

“后来承蒙唐皇敕令在长安洪福寺任僧官。”

“又因为魏徵丞相梦斩泾河老龙,唐王游历地府,回到阳世,开设水陆大会,超度阴魂,承蒙唐王又选赐贫僧为坛主,大力弘扬佛法。”

“幸好观世音菩萨出现,指示教化贫僧,说西天大雷音寺有三藏真经,可以超度亡者升天,差遣贫僧来取,因此赐号三藏,就依靠唐姓,所以人们都称呼我为唐三藏。”

“我有三个徒弟,大徒弟姓孙,名悟空行者,乃是齐天大圣归正。”

群妖听到这个名字,吃了一惊道:

“这个齐天大圣,可是五百年前大闹天宫的?”

唐僧说:

“正是,正是。第二个姓猪,名悟能八戒,乃是天蓬大元帅转世。”

“第三个姓沙,名悟净和尚,乃是卷帘大将下凡。”

三个妖王听说,个个心惊道:

“幸好没有吃他。”

“小的们,先把唐僧用铁链锁在后面,等抓住他三个徒弟来一起吃。”

于是点了一群山牛精、水牛精、黄牛精,各自拿着兵器,走出洞门,掌起号头,摇旗擂鼓。

三个妖穿戴整齐,都到门外喝道:

“是谁敢在我这里大声叫嚷!”

行者躲在石崖上,仔细观看,那妖精的模样是:

彩面环睛,二角峥嵘。

尖尖四只耳,灵窍闪光明。

一体花纹如彩画,满身锦绣若蜚英。

第一个,头顶狐裘花帽暖,一脸昂毛热气腾;

第二个,身挂轻纱飞烈焰,四蹄花莹玉玲玲;

第三个,威雄声吼如雷振,獠牙尖利赛银针。

个个勇而猛,手持三样兵:

一个使钺斧,一个大刀能;

但看第三个,肩上横担扦挞藤。

面容多彩眼睛圆,两只角高耸。

尖尖的四只耳朵,机灵的窍孔闪着光亮。

整个身体的花纹如同彩画,满身的锦绣好像华丽的装饰。

第一个,头顶狐裘花帽很暖和,一脸的毛散发着热气;

第二个,身上挂着轻薄的纱衣冒着烈焰,四只蹄子像玉一样晶莹玲珑;

第三个,威风雄壮声音吼叫如雷响,獠牙尖利赛过银针。

个个勇猛,手持三样兵器:

一个使用钺斧,一个擅长大刀;

再看第三个,肩上横着担着扦挞藤。

又看到那七长八短、七肥八瘦的大大小小妖精,都是些牛头鬼怪,各自拿着枪棒。

有三面大旗,旗上清楚地写着“辟寒大王”“辟暑大王”“辟尘大王”。

孙行者看了一会儿,忍耐不住,上前高声叫道:

“泼贼怪!认得老孙吗?”

那妖喝道:

“你就是那闹天宫的孙悟空?”

“真是闻名不曾见面,见了面能羞死天神!”

“你原来就是这样一个猴子,竟敢说大话!”

行者大怒,骂道:

“我把你们这些偷灯油的贼!”

“油嘴滑舌的妖怪,不要胡说!快还我师父来!”

赶上前去,轮起铁棒就打。

那三个老妖,举起三样兵器,急忙招架相迎。

这一场在山凹中好一场恶战:

钺斧钢刀扦挞藤,猴王一棒敢来迎。

辟寒辟暑辟尘怪,认得齐天大圣名。

棒起致令神鬼怕,斧来刀砍乱飞腾。

好一个混元有法真空像!抵住三妖假佛形。
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
那三个偷油润鼻今年犯,务捉钦差驾下僧。

这个因师不惧山程远,那个为嘴常年设献灯。

乒乓只听刀斧响,劈朴惟闻棒有声。

冲冲撞撞三攒一,架架遮遮各显能。

一朝斗至天将晚,不知那个亏输那个赢。

~~~《

钺斧钢刀和扦挞藤,猴王一根铁棒敢来迎战。

辟寒、辟暑、辟尘怪,认得齐天大圣的名号。

棒子挥起让神鬼害怕,斧子砍来刀光飞舞。

好一个混元有法的真空景象!

抵住三个妖精假扮的佛像。

那三个偷油润鼻子的今年犯错,一心要捉拿钦差驾下的僧人。

这个因为师父不惧山路遥远,那个为了嘴巴常年设置献灯。

乒乓只听到刀斧的声响,劈朴只听到棍棒的声音。

他们冲冲撞撞地三对一,招架遮挡各自施展本领。

一天争斗到天将要黑,不知道哪一方吃亏哪一方赢。

孙行者一条棒子和那三个妖魔斗了一百五十多个回合,天色将晚,胜负还没分出。

只见那辟尘大王把扦挞藤闪了一闪,跳过阵前,将旗摇了一摇,那群牛头怪簇拥上前,把行者围在核心,各自轮起兵器,乱打过来。

行者见情况不妙,呼喇地纵起筋斗云,败阵逃走。

那妖也不再追赶,召回群妖,安排些晚饭,众人各自吃了。

也叫小妖送一碗给唐僧,只等抓住孙行者等人后才要处理。

那师父一方面长期吃素,另一方面心中愁苦,哭哭啼啼的不敢碰嘴唇,先不说这事。

却说行者驾着云回到慈云寺内,叫道:

“师弟!”

那八戒、沙僧正在盼望商量,听到叫声,一起出来迎接说:

“哥哥,怎么去了这一天才回来?”

“到底师父的下落如何?”

行者笑着说:

“昨夜听到风声就去追赶,到天亮到了一座山,没找到。”

“幸好四值功曹传信说:那山叫做青龙山,山中有一个玄英洞。”

“洞中有三个妖精,叫做辟寒大王、辟暑大王、辟尘大王。”

“原来他们常年在这里偷油,假变成佛像,哄骗了金平府的官员和百姓。”

“今年碰到我们,他们不知好歹,反而连师父都抓走了。”

“老孙了解到这个情况,吩咐功曹等人暗中保护师父,我到近前叫骂。”

“那三个妖怪一起出来,都像是牛头鬼的模样。”

“最大的那个使用钺斧,第二个使用大刀,第三个使用藤棍,后面带着一群牛头鬼怪,摇旗擂鼓,和老孙斗了一整天,不分胜负。”

“那妖王摇动旗子,小妖们都围了上来,我见天色已晚,担心不能取胜,所以驾着筋斗云回来了。”

八戒说:

“那里想必是酆都城的鬼王在闹事。”

沙僧说:

“你怎么就猜到是酆都城鬼王在闹事?”

八戒笑着说:

“哥哥说是牛头鬼怪,所以我就这么猜了。”

行者说:

“不是!不是!依老孙看那妖怪,是三只犀牛成的精。”

八戒说:

“如果是犀牛,把它们抓住,锯下它们的角来,倒是能值好几两银子呢!”

正在说话的时候,众僧问:

“孙老爷可以吃晚斋了吗?”

行者说:

“方便的话就吃一点,不吃也行。”

众僧说:

“老爷征战了这一天,难道不饿吗?”

行者笑着说:

“就这一天哪能就饿了!”

“老孙曾经五百年不吃东西呢!”

众僧不知道这是真的,只当是说笑。

不一会儿把斋饭拿来,行者也吃了,说道:

“先收拾收拾睡觉,等明天我们都去和他们对抗,抓住妖王,或许可以救师父。”

沙僧在旁边说:

“哥哥说的什么话!”

“常言说,停留时间长了容易生变故。”

“那妖精倘若今晚不睡觉,把师父害了,那该怎么办?”

“不如现在就去,吵得他们措手不及,这样才能救师父。”

“稍微迟一点,恐怕就有失误了。”

八戒听了,抖擞起精神说:

“沙兄弟说得对!我们都趁着这月光去降妖!”

行者依照他的话,随即吩咐寺僧:

“看守行李和马匹,等我们把妖精捉来,向本府刺史证明那是假佛,免除灯油,来解除全县百姓的困苦,难道不好吗?”

众僧领命答应,不停地称谢。

他们三个于是纵起祥云,出城去了。

正是:

懒散无拘禅性乱,灾危有分道心蒙。

懒散没有约束导致禅性混乱,灾危出现就会让道心蒙尘。

欲知后事如何,且看下文详解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