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十三回 给孤园问古谈因 天竺国朝王遇偶

起念断然有爱,留情必定生灾。

灵明何事辨三台?行满自归元海。

不论成仙成佛,须从个里安排。

清清净净绝尘埃,果正飞升上界。

~~~?

生起念头坚决地有爱意,留下情意必定会产生灾祸。

心灵明智为何要分辨三台?

修行圆满自然回归元海。

不论成仙还是成佛,必须从这里进行安排。

清清净净杜绝尘埃,果真正直就能飞升上界。

再说寺里的僧人,天亮不见了三藏师徒,

都说:

“不曾挽留,不曾辞别,不曾请求告知,清清白白地把个活菩萨放走了!”

正说着,只见南关厢有几个大户来请,众僧拍手道:

“昨晚不曾防备,今夜都驾云走了。”

众人都望着天空拜谢。这话一传开,满城中的官员百姓,全都知道了,让这些大户人家,都置办五牲花果,到生祠祭祀献供酬谢恩德,这事不再细说。

却说唐僧师徒四人,风餐露宿,一路平安,走了有半个多月。

忽然有一天,看见一座高山,唐僧又害怕地说:

“徒弟,那前面山岭险峻陡峭,一定要小心!”

行者笑道:

“这边路上接近佛地,绝对没有什么妖邪,师父放心不要忧虑。”

唐僧说:

“徒弟,虽然佛地不远。”

“但前几天那寺里的僧人说,到天竺国都城下还有二千里,还不知道到底有多少路程呢。”

行者说:

“师父,您这是又把乌巢禅师的《心经》忘记了呀?”

三藏说:

“《般若心经》是我随身携带的衣钵。”

“自从那乌巢禅师教导之后,哪一天不念,哪一个时刻忘记?”

“倒着也能念出来,怎么会忘!”

行者说:

“师父只是念,却不曾求那师父讲解。”

三藏说:

“猴头!怎么又说我不曾讲解!”

“你能讲解吗?”

行者说:

“我讲解得了,我讲解得了。”

自此,三藏、行者不再说话。

旁边笑倒了一个八戒,乐坏了一个沙僧,说道:

“看看这个嘴脸!跟我一样都是做妖精出身,又不是那里的禅和子,正经听过讲经,哪里能够应和佛僧,哪曾见过讲解佛法?”

“就喜欢装模作样,找架子,还说什么自己知道,自己讲解得了!怎么就不说话了?”

沙僧说:

“二哥,你也信他。”

“大哥在拉长话,哄师父赶路呢。”

“他只知道耍棒罢了,他哪里懂得讲经!”

三藏说:

“悟能、悟净,不要乱说,悟空解得是没有言语文字的,这才是真正的理解。”

他们师徒正在说话的时候,倒是也走过了许多路程,离开了几个山冈,路旁早看见一座大寺。

三藏说:

“悟空,前面是一座寺啊。”

你看那寺:

不小不大,却也是琉璃碧瓦;

半新半旧,却也是八字红墙。

隐隐见苍松偃盖,也不知是几千百年间故物到于今;

潺潺听流水鸣弦,也不道是那朝代时分开山留得在。

山门上,大书着‘布金禅寺’;

悬扁上,留题着‘上古遗迹’。”

~~~~

规模不大不小,也是琉璃碧瓦;

半新半旧,也是八字红墙。

隐隐能看见苍松的树冠如同车盖,也不知道是几千几百年前的旧物留存到现在;

潺潺能听见流水声如弦乐奏鸣,也不清楚是哪个朝代开辟这座山而留存下来的。

山门上,大大地写着‘布金禅寺’;

悬挂的匾额上,题着‘上古遗迹’。”

行者看到的是“布金禅寺”,八戒也说是“布金禅寺”。

三藏在马上沉思道:

“‘布金’……‘布金’……这难道不是舍卫国的地界了吗?”

八戒说:

“师父,奇怪啊!我跟师父几年,从来没见识过认路,今天也认得路了。”

三藏说:

“不是。我常常看经诵典,说是佛在舍卫城只树给孤园。”

“这个园子说是给孤独长者向太子买的,请佛讲经。”

“太子说:‘我这个园子不卖。他要是想买我的园子,除非用黄金铺满园地。’”

“给孤独长者听了,就用黄金做成砖,铺满园地,才买得太子的只园,才请得世尊说法。”

“我想这布金寺莫非就是这个故事。”

八戒笑道:

“运气好!要是就是这个故事,我们也去摸一块砖送人。”

大家又笑了一会儿,三藏才下马。

转过金刚殿后,早就有一位禅僧走出来,不过也是仪表威严不俗气。

真的是:

面如满月光,身似菩提树。

拥锡袖飘风,芒鞋石头路。

~~~~

面庞如同满月般有光泽,身躯好似菩提树般挺拔。

手拥锡杖衣袖随风飘摆,脚穿芒鞋行走在石头路上。

三藏见到后打招呼。那僧马上回礼问道:

小主,

“师父从何处而来?”

三藏说道:

“弟子陈玄奘,奉东土大唐皇帝的旨意,被差遣前往西天拜佛求经。”

“路过宝地,仓促前来拜见,只求借住一晚,明日就走。”

那僧说道:

“这座荒山是供十方僧众常住的,都可以随意;何况长老您是来自东土的神僧,能够供养您,实在是荣幸。”

三藏道谢后,随即呼唤他的三个徒弟一同前行。

走过回廊香积之处,直接进入方丈室。

相见的礼节完毕,分别按照宾主之位坐定。

行者三人,也垂着手坐下了。

话说这时寺中听说来了东土大唐取经的僧人,寺里无论大小僧人,不管是长住的、挂单的、长老还是行童,全都来拜见。

喝完茶后,摆上了斋饭。这时长老还在念偈开斋,猪八戒却早已等不及,馒头、素食、粉汤一股脑儿往嘴里塞。

方丈室里人多,有见识的僧人称赞唐僧的威仪,爱看热闹的则都盯着猪八戒吃饭。

沙僧眼尖,看见这情形,悄悄捏了猪八戒一把,说道:

“斯文点!”

猪八戒急了,嚷嚷道:

“斯文斯文!肚里空空!”

沙僧笑道:

“二哥,你不懂,天下多少斯文的人,要是论起肚子来,跟咱们一样饿着呢!”

猪八戒这才稍微收敛了些。

唐僧念完结斋偈,左右撤了席面,唐僧向寺僧道谢。

寺僧问起唐僧从东土来的缘由,唐僧提到了一些古迹,顺便问起这布金寺名字的来历。

那僧人回答说:

“这寺原本是舍卫国的给孤独园寺,也叫只园。”

“因为给孤独长者请佛讲经时,用金砖铺地,所以后来改名叫布金寺。”

“我们这寺往前一望,就是舍卫国,那时给孤独长者就住在舍卫国。”

“我们这荒山原本是长者的只园,因此得名给孤布金寺。”

“寺后边还有只园的基址。近几年,每逢大雨,还能淋出些金银珠子,有缘的人偶尔能捡到。”

唐僧听后,感叹不已。

“此话不虚果然是真!”

又问道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