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刚进宝山,见山门下两廊有许多骡马车担的行商,为什么在此歇宿?”
众僧说:
“我们这座山叫做百脚山。”
“先前倒是太平,近来因为天气变化,不知怎么的,生出几个蜈蚣精,常在路边伤人。”
“虽然不至于丧命,实际上人们不敢走。”
“山下有一座关,叫做鸡鸣关,只有到鸡鸣的时候,才敢过去。”
“那些客人因为到得晚了,只怕不方便,暂且借我们这荒山住一宿,等鸡鸣后就走。”
三藏说:
“我们也等鸡鸣后走吧。”
师徒们正说着,又见端上斋饭来,和唐僧等人吃完。
此时上弦月皎洁,三藏与行者在月下散步,又看见一个道人来报告:
“我们老师爷要见见大唐人物。”
三藏急忙转身,看见一个老和尚,手持竹杖,向前行礼说:
“这位就是从大唐来的师父?”
三藏还礼说:
“不敢。”
老僧称赞不停。
于是问:
“师父高龄?”
三藏说:
“虚度四十五岁了,敢问老院主高寿?”
老僧笑道:
“比师父您痴长一个花甲。”
行者说:
“今年是一百零五岁了,你看我有多少年纪?”
老僧说:
“师家容貌古朴,神情清朗,何况月夜眼花,一时看不出来。”
聊了一会儿,又向后廊走去。
唐僧问:
“刚才说的给孤园基址,究竟在哪里?”
老僧回答:
“后门外就是。”
于是赶紧叫人开门,只见一块空地,还有些碎石垒成的墙脚。
唐僧合掌叹息道:
“忆昔檀那须达多,曾将金宝济贫疴。
只园千古留名在,长者何方伴觉罗?”
~~~~
回忆往昔施主须达多,曾经用金银财宝救济贫困的病人。
只园永远留名于世,这位长者如今在何处陪伴佛陀?
他们一边赏月,一边缓缓前行,走到后门外,又在台上坐了一会儿。
忽然听到有啼哭的声音,唐僧静心细听,哭的是思念父母、不知苦痛的言语。
他心中感触,不禁落泪,回头问众僧:
“是什么人在哪里悲切?”
老僧见问,便让众僧先回去准备茶水,等无人时才向唐僧和孙悟空下拜。
唐僧扶起他,问道:
“老院主,为何行此大礼?”
老僧说:
“弟子年过百岁,略通人事。”
“每每在禅静之时,也曾见过几番奇异景象。”
“像老爷师徒这样的,弟子略知一二,与常人不同。”
“至于这悲切之事,若非这位师家,恐怕无法明辨。”
孙悟空问:
“你且说是什么事?”
老僧道:
“去年今日,弟子正在静修时,忽然听到一阵风声,随后传来悲怨的哭声。”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“弟子下榻到只园基址查看,发现一个美貌端正的女子。”
“我问她:‘你是谁家女子?为何到这里?’”
“那女子说:‘我是天竺国国王的公主,因月下观花,被风刮来的。’”
“我将她锁在一间空房里,把那房砌成监房模样,门上只留一个小孔,仅能递过碗去。”
“当时我对众僧说,这是个妖邪,被我捆住了。”
“但我们出家人慈悲为怀,不肯伤她性命,每日给她两顿粗茶淡饭,让她勉强活命。”
“那女子也很聪明,明白我的用意,怕被众僧玷污,就装疯卖傻,尿里眠,屎里卧。”
“白天说胡话,呆呆傻傻的;到了夜深人静时,却思念父母,啼哭不止。”
“我曾几次进城化缘,顺便打探公主的事,发现公主安然无恙。”
“因此我坚持紧锁房门,不让她出来。”
“今日幸得师父来到我国,万望到了国中,广施法力,辨明真相,一则救拔良善,二则昭显神通。”
唐僧和孙悟空听后,心中暗暗记下。
正说着,只见两个小和尚来请他们吃茶休息,于是众人回去。
八戒和沙僧在方丈中嘟囔道:
“明天要鸡鸣赶路,这时候还不来睡!”
孙悟空问:
“呆子又在说什么?”
八戒说:
“睡了吧,这么晚了,还看什么景致。”
于是老僧散去,唐僧就寝。
正是:
人静月沉花梦悄,暖风微透壁窝纱。
铜壶点点看三汲,银汉明明照九华。
~~~~
人们安静下来,月亮西沉,花在睡梦中悄然无声,温暖的风微微透过墙壁和窗纱。
铜壶的水滴一点点落下,仿佛三次汲取;
银河明亮,明明地照着重重屋宇。
人们安静下来,月亮西沉,花在睡梦中悄然无声,温暖的风微微透过墙壁和窗纱。
铜壶的水滴一点点落下,仿佛三次汲取;
银河明亮,明明地照着重重屋宇。
当天夜里睡了没多久,就听到鸡叫,那前面的行商们热热闹闹都起来,点灯做饭。
这长老也叫醒八戒沙僧备好马收拾东西,行者叫点灯。
那寺僧已经先起来,安排好茶汤点心,在后面等候敬奉。
八戒欢喜,吃了一盘馍馍,把行李马匹牵出来。
三藏、行者向众人辞别道谢,老僧又对行者说:
“悲伤的事,放在心上放在心上!”
行者笑道:
“谨听谨听!我到城中,自然能听声察理,见貌辨色。”
那伙行商,吵吵嚷嚷的,也一同上了大路,将近寅时,过了鸡鸣关。
到巳时,才看见城墙,真是铁瓮金城,神州天府。
那城:
虎踞龙蟠形势高,凤楼麟阁彩光摇。
御沟流水如环带,福地依山插锦标。
晓日旌旗明辇路,春风箫鼓遍溪桥。
国王有道衣冠胜,五谷丰登显俊豪。
~~~~
虎踞龙蟠地势高,凤楼麟阁彩光摇。
御沟流水如环带,福地依山插锦标。
晓日旌旗照大路,春风箫鼓遍溪桥。
国王有道衣冠盛,五谷丰登显俊豪。
当天进入东市街,众商人各自投奔旅店。
他们师徒进城,正走着,有一个会同馆驿,三藏等人直接进入驿馆内。
那驿馆里管事的,就报告驿丞说:
“外面有四个异样的和尚,牵着一匹白马进来了。”
驿丞听说有马,就知道是官差,出厅迎接。
三藏施礼说:
“贫僧是东土唐朝奉钦差去灵山大雷音寺见佛求经的,随身带着关文,入朝验证。”
“借大人高衙休息一下,事情办完就走。”
驿丞还礼说:
“这衙门原本就是设来接待使臣客人的地方,理应款待,请进,请进。”
三藏高兴,叫徒弟们都来相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