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十三回 给孤园问古谈因 天竺国朝王遇偶

那驿丞看见他们的嘴脸丑陋,暗自心惊,不知是人是鬼,战战兢兢的,只得端茶,摆斋饭。

三藏见他害怕,说道:

“大人别惊,我们三个徒弟,相貌虽然丑,心地都善良,俗话说山恶人心善,有什么可害怕的!”

驿丞听了这话,才定下心神问道:

“国师,唐朝在什么地方?”

三藏说:

“在南赡部洲中华之地。”

又问:

“什么时候离家?”

三藏说:

“贞观十三年,如今已经经历了十四年,辛苦经过了许多万水千山,才到这里。”

驿丞说:

“神僧!神僧!”

三藏问道:

“贵国的天年如何?”

驿丞说:

“我们这里是大天竺国,从太祖太宗传到现在,已经五百多年。”

“现在在位的皇上,喜爱山水花卉,号称怡宗皇帝,改元靖宴,如今已经二十八年了。”

三藏说:

“今天贫僧要去见驾倒换关文,不知能否赶上朝见?”

驿丞说:

“好!好!正好!近来因为国王的公主娘娘,年方二十青春,正在十字街头,高高搭建彩楼,抛打绣球,撞天婚招驸马。”
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
“今天正是热闹的时候,想来我国国王还未退朝,如果要倒换关文,趁这个时候去正好。”

三藏高兴地要走,只见摆上斋饭,就与驿丞、行者等人吃了。

时间已过中午,三藏说:

“我该去了。”

行者说:

“我保师父去。”

八戒说:

“我去。”

沙僧说:

“二哥算了吧,你的嘴脸不好看,别到朝门外装样子,还是让大哥去。”

三藏说:

“悟净说得对,呆子粗鲁,悟空还有些细致。”

那呆子撅着嘴说:

“除了师父,我们三个的嘴脸也差不多。”

三藏穿上袈裟,行者拿着引袋一同去。

只见街坊上,士农工商,文人墨客,愚夫俗子,都齐声说:

“看抛绣球去啦!”

三藏站在路边对行者说:

“他们这里人物的衣冠,宫室的器具,言语谈吐,也和我们大唐一样。”

“我想起我俗家的先母也是抛打绣球遇到旧姻缘,结成夫妇。”

“这里也有这样的风俗。”

行者说:

“我们也去看看怎么样?”

三藏说:

“不可!不可!你我穿着的服饰不方便,恐怕有嫌疑。”

行者说:

“师父,你忘了那给孤布金寺老僧的话:一是去看彩楼,二是去辨别真假。”

“像这样忙乱,那皇帝必定听公主的喜事报告,哪里还会临朝理事?且去去!”

三藏听了,真的和行者相随,见各类人等都在那里看打绣球。

哎呀!哪知这次去,却是渔翁抛下钩和线,从此钓出是非来。

话说那个天竺国王,因为喜爱山水花卉,前年带着后妃、公主在御花园月夜赏玩,惹动了一个妖邪,把真公主摄走,他却变成一个假公主。

知道唐僧今年今月今日今时到这里,她假借国家的富有,搭起彩楼,想招唐僧为配偶,获取元阳真气,以修成太乙上仙。

正当中午三刻,三藏与行者混入人群,走到楼下,那公主才拈香焚烧,祝告天地。

左右有五六十个娇艳的绣女,近侍的捧着绣球。

那楼八面窗户精致灵巧,公主转眼观看,见唐僧来得很近,将绣球拿过来,亲手抛在唐僧头上。

唐僧吃了一惊,把个毗卢帽子打歪,双手急忙扶着那球,那球骨碌碌地滚在他衣袖里面。

那楼上齐声呼喊:

“打着个和尚了!打着个和尚了!”

哎!十字街头,那些客商等人,众多而喧闹,都来争抢绣球,被行者喝了一声,把牙一呲,把腰一躬,长高了有三丈,施展神威,变出丑脸,吓得有些人跌跌撞撞,不敢靠近。

霎时人群散去,行者恢复了本来模样。

那楼上的绣女宫娥以及大小太监,都来对着唐僧下拜说:

“贵人!贵人!请入朝朝堂贺喜。”

三藏急忙还礼,扶起众人,回头埋怨行者说:

“你这猴头,又是捉弄我!”

行者笑道:

“绣球打在你头上,滚在你袖里,与我有什么关系?”

“埋怨什么?”

三藏说:

“像这样怎么办?”

行者说:

“师父,你暂且放心。”

“就入朝见驾,我回驿站报告给八戒沙僧等候。”

“要是公主不招你就算了,倒换了关文就行;如果一定要招你,你对国王说,召我的徒弟来,我要吩咐他们一声。”

“那时召我们三个入朝,我在其中自然能辨别真假。”

“这是倚仗婚姻降伏妖怪的计策。”

唐僧没办法听从了他的话,行者转身回驿站。

那长老被众多宫娥等簇拥到楼前。

公主下楼,玉手相扶,一同登上宝辇,摆开仪仗随从,回转朝门。

早有黄门官先奏报:

“万岁,公主娘娘搀扶着一个和尚,想必是绣球打着了,现在午门外等候旨意。”

那国王听了,心里很不高兴,想要赶退,又不知公主的意思如何,只得饱含情意宣召入宫。

公主与唐僧来到金銮殿下,正是一对夫妻呼万岁,两边邪正拜千秋。

行礼完毕,又宣召到殿上,国王开口问道:

“僧人从哪里来,遇到朕的女儿抛球打中?”

唐僧伏身奏道:

“贫僧乃是南赡部洲大唐皇帝差遣前往西天大雷音寺拜佛求经的,因为有长途的关文,特地来朝见国王倒换。”

“路过十字街彩楼之下,没想到公主娘娘抛绣球,打在贫僧头上。”

“贫僧是出家异教之人,怎敢与金枝玉叶结为夫妻!”

“万望赦免贫僧死罪,倒换关文,打发我早日赶赴灵山,见佛求经,回到我国,永远铭记陛下的天恩!”

国王说:

“你是东土圣僧,正是千里姻缘有红线牵。”

“寡人公主,如今二十岁还未婚,因为选择今日年月日时都吉利,所以搭建彩楼抛绣球,以求佳偶。”

“恰巧你来被打着,朕虽然不高兴,但不知公主的意思怎样。”
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
那公主叩头说:

“父王,常说嫁鸡随鸡,嫁狗随狗。”

“女儿有誓愿在先,结了这球,禀告天地神明,撞天婚抛打。”

“今日打着圣僧,就是前世的缘分,于是得到今生的相遇,怎敢改变!”

“愿招他为驸马。”

国王这才高兴了,立即宣召钦天监正台官选择日期,一边收拾嫁妆,又下旨晓谕天下。

三藏听了,并不谢恩,只是连声叫喊:

“放赦!放赦!”

国王说:

“这和尚很不通情理。”

“朕以一国的财富,招你做驸马,为什么不在此停留任用,却心心念念只想要取经!”

“再若推辞,叫锦衣官校推出去斩了!”

长老吓得魂不附体,只得战战兢兢叩头启奏道:

“感恩陛下天恩,但贫僧一行四人,还有三个徒弟在外面,现在应当领受,只是不曾吩咐一句话,万望召他们到这里,倒换关文,让他们早走,不耽误西去之意。”

国王于是准许奏请说:

“你的徒弟在哪里?”

三藏说:

“都在会同馆驿。”

随即差遣官员到会同馆驿,宣召唐僧徒弟,暂且不说。

却说孙悟空在彩楼下告别了唐僧,走了两步,笑了两声,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