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26章 决胜之局

杨子轩对这个提案表示高度认同:“这不仅是一个技术研发平台,更是灵智集团全球化发展的一张名片。我们要通过这种平台,实现真正的技术全球化。”

然而,随着灵智集团在全球市场的深耕,挑战也在不断积累。最为突出的,是来自各地市场的激烈竞争。尤其是在美国市场,灵智的技术产品已经开始与本土巨头展开了直接对抗。

“杨总,美国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了。”王少杰在一份最新的市场调研报告中说道,“除了本土企业,许多外国企业也纷纷进入了这一市场。我们已经不再是唯一的领先者。”

杨子轩沉思了一会儿:“美国市场是我们的重点之一,竞争压力固然很大,但也正是如此,才能激发出我们的创新潜力。我们要在差异化竞争上找到新的突破口,尽量避免正面冲突。”

“差异化?”张玉莹抬起头,眼神中闪过一丝思考,“我们可以从产品的本地化和技术的独特性入手,减少与本土企业的直接竞争。”

王少杰点点头:“没错,特别是在中小企业和初创公司的市场上,我们要通过灵智的技术优势,打造出具有独特竞争力的产品,吸引更多的客户。”

杨子轩的目光坚毅:“我们要通过本地化的营销策略和创新技术,重新定义灵智在美国市场的价值,让竞争对手知道,灵智不仅仅是一个外来的品牌,我们更是拥有本地优势的全球领跑者。”

在欧洲市场,灵智也遇到了类似的挑战。尽管在德国和法国的业务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,但意大利、西班牙等南欧国家的市场拓展仍然面临瓶颈。

“欧洲市场的政策壁垒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,尤其是对科技公司的监管。”姚建航在一次与团队的讨论中表示,“我们必须更加灵活地应对不同国家的政策,逐步提高我们在当地的影响力。”

“是的。”杨子轩点头赞同,“我们不能仅仅依靠单一市场的突破,必须通过多元化的市场组合,保证灵智集团在欧洲的持续增长。”

此时,张玉莹提出了一个关于合作的建议:“我们可以寻求与当地的大型企业或政府合作,特别是在智能制造和新能源领域。通过这种合作,能够提高我们在当地的市场接受度,并增强灵智的行业影响力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