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们与鬼谷子讨论国家的治理、民生的发展等问题。
鬼谷子引古论今,提出了一系列新颖而又切实可行的治国理念。他强调要顺应民心,发展经济,同时注重人才的选拔与任用。
在与房玄龄和杜如晦的交流中,鬼谷子的见解深刻而独到,让两人自叹不如。
经过这一系列的比试,司马防彻底被鬼谷子的才能所折服。
于是,他郑重地对鬼谷子说:“先生真乃大才,我放心将懿儿交给你。”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就这样,司马懿拜在了鬼谷子的门下。
十五岁的司马懿对这位突然冒出来的老师颇为提防,问道:“您从哪里听说我,为何要收我为徒?”
鬼谷子呵呵一笑:“我夜观天象,发现河内有一个阴险狡诈、狼子野心的混蛋,就前来收徒。”
师徒之间的私密对话,司马懿没必要恼火鬼谷子对其的指责,而且东汉时候学生哪敢对老师说什么,他答道:“您选徒弟的标准倒是奇怪。不怕这些学生以后连累您吗?”
“我已经耄耋之年,无需担心这些。我只是觉得,你们这些小家伙值得引导一二...”鬼谷子眸中闪烁着不知名的光芒。
“你和你的师兄们,都是些了不得的家伙,放在哪朝哪代也会将天下搅得不安宁。尤其是姚广孝那小子,到底图什么我也不知道。你也是这样的,手段却比不上那些个师兄,背信弃义够你背负万世骂名了。”
鬼谷子的声音越来越小,司马懿没能听清最后一句话。
“师傅,您说什么?”
“没事。你觉得,大汉靠什么维持了统治,又因它而衰落?”鬼谷子话锋一转,询问司马懿。
“兵戈?”司马懿试探着答道。
“不不不,是世家。这几年打来打去,老百姓越来越苦,世家却越来越强。”
司马懿又听不清了:“啊?”
“走吧,去豫州。那有一个从荆州逃过去的小子等着我。收了一群乱国的弟子,也该找一个治国能臣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