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的声音微微颤抖着,带着难以掩饰的悲伤与思念,缓缓开口说道:“相父啊,朕今日特地千里迢迢赶来您生前辛勤耕耘过的隆中之地,只为能在此处看望您一眼。相父,朕真的好想您啊!自从您离朕而去之后,朕时常会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孤独与无助。每当朕在处理朝政之时遭遇难题,脑海中总会不由自主地浮现出您昔日对朕的谆谆教诲……”
话说到此,刘禅再也无法抑制住自己内心汹涌澎湃的情绪,已然泣不成声。那悲切至极的哭声,犹如杜鹃啼血一般,在这空荡荡的享殿之中不断回响着,久久不散。
拜祭完毕之后,刘禅并没有立刻转身离开,而是再次缓缓地走近那座庄严而肃穆的神像。他微微仰起头,目光专注且深情地凝视着神像,仿佛想要透过那冰冷的石像看到曾经那个鞠躬尽瘁、死而后已的身影。
小主,
许久过后,刘禅这才轻轻地收回视线,慢慢地转过身来,准备迈步走出这座庙宇。然而就在此时,他突然发现门外竟聚集了许多前来围观的百姓。这些百姓们有的面露好奇之色,有的则交头接耳低声议论着什么。
为了确保刘禅的安全,文云与夏侯忠二人迅速挺身而出,稳稳地站立在了百姓们的面前,形成一道坚固的防线,阻止百姓们过于靠近刘禅。
刘禅见此情形,先是微微一怔,但很快就恢复了平静。只见他面带微笑地朝着文云和夏侯忠摆了摆手,示意他们退下。接着,他迈开大步向前走去,同时用一种极为爽朗的声音对着百姓们说道:“乡亲们好啊!我便是刘禅。今日只是路经此地,特意前来探望一下相父,不想却惊扰到了大家,真是不好意思呀。”
百姓们听到这话,起初还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。待到确认眼前之人真的就是大汉皇帝时,众人皆是一惊,随后纷纷跪倒在地,齐声高呼万岁。
刘禅见状,赶忙快步上前,一个接一个地将百姓们扶起身来,并和声细语地道:“朕今日乃是身着便服而来,只为看望相父。乡亲们无需如此大礼相待。遥想当年,相父曾在此处亲自躬耕陇亩,期间多得各位乡亲们的热心相助。相父在世之时,也曾多次向朕提起此事,他常言若没有诸位乡亲的帮扶,或许也就不会有后来的他了。所以说,相父不仅是朕的大恩人,而在座的各位乡亲们,也同样都是朕的亲人呐!朕在此多谢诸位了!”说完这番话,刘禅郑重其事地向着众乡亲们深深地作了一个揖,以表敬意。
百姓们纷纷匆忙地再次跪地行礼,而刘禅则面带微笑,赶忙上前将他们一个接一个地轻轻扶起。就在此时,人群之中缓缓走出了一位满头白发的老者。只见这位老者身体微微颤抖着,显得有些惶恐不安,但仍然鼓足勇气对着刘禅恭敬地说道:“陛下啊,卧龙先生自从来到咱们这隆中卧龙岗之后,就一直尽心尽力地造福乡里。他凭借着自己过人的智慧和才华,为我们创造出了许多前所未见的新奇事物,并且运用他的智谋帮我们解决了数不胜数的难题与困境。正因如此,其实我们这些乡邻能够在那段战火纷飞、硝烟弥漫的艰难岁月里过上相对安稳平静的生活,全都是仰仗着卧龙先生的恩赐呐!”
刘禅听后连连点头,表示赞同,然后感慨万分地回应道:“既然您都这么说了,那么朕跟您们也是一样的呀。如果没有相父全心全意地辅佐朕治理国家,哪会有如今繁荣昌盛的大汉江山,更不会有今日的刘禅呢?相父真可谓是一代伟人、超世之杰啊!哪怕是古代赫赫有名的吕望(姜子牙)和张良那样的智者贤臣,恐怕也难以与之相比拟啊!”
那位老者听闻此言,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,接着继续说道:“启禀陛下,在建兴十二年的那个春天,卧龙先生曾经带着他的兄长以及弟弟一同回到过这里。当时正是小人我引领着他们返回故居,并在那里设下宴席款待了他们。不知道陛下是否有兴致前往参观一下卧龙先生的旧居呢?”
刘禅听闻此言,心中不禁大喜过望,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,连忙拱手说道:“那就有劳老人家您前边儿带路啦!朕着实想要好好地参观一番呢。”说罢,那名老者微微颔首示意,便转身迈步向前走去,而刘禅则带着一众随从紧紧地跟在其后。